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》 > 2000年第1期
编号:10252655
碧树逢春待著花——千禧之年与作者读者共祝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》 2000年第1期
     作者:孟庆云

    单位:

    关键词:

    20世纪是中医学术转型的世纪 20世纪是中医学术转型的世纪。滥觞于20世纪的汇通学派在20世纪初大行于世。汇通学人开设学校、兴办杂志,又培养出一代适应当时社会的中医。本世纪前后50年,中医“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”。建国后,力挽前代之蔽,克成善举,使中医学免于澌灭,回黄转绿,以勃然生机而高拨振兴。100年来,中医学术的评价,经历了“不科学”到民族文化瑰宝的确认。学者们还在中西医结合、保持特色和中医现代化等方面寻觅钩索,三者间又互为促动,同时也接收现代科学和哲学思潮的各种信息,进入了繁荣的多样化时期,以自身的特质立于世界医林,并再一次走向世界。

    跨越世纪和千禧之际,人们自然要展望中医学术的前景,包括发展目标和运行方略。中医事业的灵魂是学术。何谓学术?梁启超先生在1911年曾释云:“学也者,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;术也者,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。”以理论知识谓学,技术知识为术。即如陈寅恪大师之言:“盖一时代之名词,有一时代之界说。”今之学术概念,与当日梁氏之定义也相去不远。发展中医学术,就是依着它的研究对象为主线,探索人体生命科学的真理,提高服务于人类的卫生保健能力。20世纪之初,以读经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学问,为一门门专科知识所取代。此种形势下,中医的学术结构与承传也受到影响,发生了变化。《易传.系辞》说:“通变之谓事”,中医要顺应时代,有所“通”、“变”才能发展。通是自在明达的继承,变是有所创新。一个世纪以来,尽管许多有识之士浇注心血,但对于中医学术,在深通精通和奇变创变等方面都不尽人意。以继承而论,首先是一个判断标准问题,继承包括对经典著作的继承、各家学说与经验的继承、临床技能的继承等。中医之经典著作具有原创性,其中宝藏许多科学的不朽之论和无竭止的升华潜力。《文心雕龙.宗经》说:“经也者,恒久之至道,不刊之鸿教。”对《内经》和《伤寒论》等经典著作,如不系统继承,总是绕不过去的。孟子曾以水的流动,生动地譬拟继承环节的必要。他说:“原泉混混,不舍昼夜。盈科(坑)而后进,放乎四海。”水流在前进时,先填满了坑而后再滚滚向前。对于经典著作的继承,不仅是文献学的问题,最主要的是一个实践问题。对《伤寒论》的继承,就如章学诚所言:“非识无以断其义。”仲景之书问世以后,经过编撰者和历代注家的适意疏润,千余年来扑朔迷离,纷无定解,如不结合临床,仅凭煮字难以厘清。对《伤寒论》的主旨和性质,至今还有一些学者,执张《伤寒论》是继承《内经》之论。50年代,章次公先生就指出,《伤寒论》和《内经》不是一个门派,乃是《汉书.艺文志》所言经方家的著作。60年代以后,把《伤寒论》归于对《内经》的继承和发展,从风而靡,限制了对《伤寒论》独特理论研究的思路。又如尽管古今注《伤寒论》者有800家之多,但至今仍未通六经本义。历代以来述六经,有朱肱的经络说,陶华的证候说,张隐庵的气化说,程效倩的脏腑说,近人恽铁樵的六界说,陆渊雷的六段说,陈逊斋的八纲说,朱颜的症候群说,赵锡武的六病说等等。六经纵有经络或气化之义蕴,却难以归之脏腑。把六经归于脏腑,乃是与《伤寒论》对《内经》继承的理路一脉相承。六经突破的正是藏象。有破有立。按“凡有皆象”,破的是藏象,立的是三阴三阳六经之象。这一点倒是王叔和把握了,他在《脉经序》中指出:“亦候形证,一毫有疑,则考核以求验。”在今天的时代,深入研究六经形证,既有临床实践价值,更有重大的理论意义。经典著作本身就是中医学的特色之一,我辈继承得还很不够,下一世纪还要花大力气才行。应汇天下之精华,扬自家之优势,以继承为基础,光大中医学术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继承的目的是创新。创新是学术发展的使命也是时代的需要,是认识的最高本质。仅靠继承也不能代替自身的创造。罗曼.罗兰说:“惟有创造才是快乐。”从古至今,中医学的创新总是在扎实的继承基础上,在新的实践中,新的物质条件下,援用新技术和新的科学思维而得以实现。中医创新很少是推翻旧说,而是综合创新模式。有鉴于此,中医学人要开阔视界,吸收现代自然科学的新知识和新技术,特别是要以新技术为中介,在切入现代高科技的实践中,把中医理论与新技术结合起来,基础和临床都要注重这一问题。中医学术的重大突破,总是离不开基础理论和基础研究的。20世纪中医学发展的一大标志是,初步建立了以动物模型为核心的中医实验研究体系。开展实验研究,使中医学理论具有可实验性与可证实性,改变了几千年来仅由总结临床经验而生产理论单一的理论动力机制,并使基础性研究成为创新的主力。使理论的生产落后于临床,到超前于临床、指导临床,再经过临床检验理论。基础性研究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,它依赖市场经济的支持,但不应受市场的左右和裁决。因此,基础理论的研究不能太多考虑效益。基础研究的成果有不可预见性,有时基础理论的重大发现往往出自于设计之外的偶然。在基础研究中,阻力小的路不一定是最佳路线。认识到基础研究的重要性和它的特点,在新世纪,中医界应予以重视并给以更大的投入,才能实现中医学在创新中发展的世纪使命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21世纪中医学术的发展主要是靠广大中医学人的努力来实现。人的因素第一,特别是要有一批高学术水平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。优秀队伍的形成包括教育培养、梯队建设、实践使用、学风聿修等因素,其中,良好的学风乃是学术进取的关键。长期以来,门户的偏见一直困扰中医学的发展。中医学在二三十年代曾受到取消派的嘲弄和打击,这是文化大变革时的一种顺势效应,其中也有民族虚无主义的因素,引发了广大中医的抗争自奋,激励了自强,但在部分人中也致敏出一种变态心理。如论说西学中源,求证一切东西都是中国首先发明,对西医和西学中人员的异斥心理等。历史发展到今天,我们要以雍容进取之度,鼓荡陶之功,观过知仁,自励勉行,才能缘以增重,走出历史的惟幕,实现振兴中医这一科学使命。中医同人有源自家学或师徒授受,有门出院校,有西医学习中医,也有来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。在历史上,又有各家学派此起彼伏,展示了学术发展的流程。在当世,对于中医学如何发展,又有“补天派”、“重构派”以及中西医“结合派”等学术之争。其各家之论,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。“学术者,天下之公器”,我们应精诚共济,以平等开放、容纳吸收的态度对待学术发展和一切为中医事业献身的同志。中医是发展中医的主力军,强调主体性并不是讲出身论,许多科学理论恰好是外行创立的。不应该把年轻中医学习西医知识视为西化。其实中西医之间并非完全“非此即彼,冰炭不同盆”。斯宾诺莎说:“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。”切不可把学术之争视为意识形态之争。库恩说:“批判并不能导致科学的进步。”在21世纪,中医仍需要有宽松的学术环境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学问之雅,在于不趋时、不媚俗,应避免套用新名词来掩饰思想的贫乏,引进新概念、援用新名词不等于中医现代化。章学诚说:“学术与一时风尚不必求适合。”60年代以来,中医经络研究追求寻找特异结构,证的研究盯注特异指标,都带来一定的困惑,原因在于步趋风尚。前者导致经络研究步入误区,后者则忽略了证的多特性特征,偏离了辨证论治。科技人员良好的学风,在于贵执著的追求而淡泊名利。市场经济形势下,学术节奏加快,但过去所言的“晚动笔著书”和“十年磨一剑”之誉,与鞭策人们早出成果早成才并不相抵牾。我们看到当今学术界确有浮躁之风,有拚盘式的学术论文和大部头著作,也有火箭式的出书,以及由炒作而焕发的名家学者,此虚名苟得并非学术出路。世界上只有学问不可幸取。钱钟书先生曾说:“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,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。”那些中医含量和科技含量很低的科研成果,虽然可以得到奖励或被传媒炒得发紫,但最终还是要被送回到次品仓库中去。良好的学风,将使科研人员受益无穷,并赋于他们百折不挠的精神意志,在工作中蕴发灵犀,别具法眼,增加他们的识见能力,终生受益。物理学家温柏格说:“只要有效地继承人类知识,同时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拿到手,我们再向前迈半步,就是世界最先进的水平,第一流的科学家。”20世纪的中医,在学术上虽有继承和创新,但总体上还是处于方法的探索和积累资料及学术准备阶段。21世纪中医学人的任务,是在继承的基础上,既要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知识拿到手,又要再向前迈半步,这些成果和人才,就是古老中医大树上的新花。我以此期待和祝愿中医实现21世纪的辉煌!, 百拇医药